2019年11月13日,2019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暨中國環境衛生國際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重慶市城市管理局以及多個省市環衛主管部門和市容環境衛生協會、高校和科研院所、國內外環衛領域有關企業的一千多名代表共同參與。
貓先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參加。會上發布了2019年度環衛行業示范案例,貓先生「南京建鄴區沙洲街道智能垃圾分類項目」榮獲垃圾分類示范案例。本次評選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協會組織初評,專家團按收錄標準再次嚴格選錄,歷時數月。
此項榮譽的獲得是環衛領域對貓先生自與建鄴區沙洲街道攜手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以來取得顯著成果的充分肯定。貓先生愿成為南京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敲門磚,并不止步于寧,分步實施,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社企聯動促進垃圾分類,破難前行共建綠色環境,為環衛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試點回顧
2019年4月23日,貓先生與沙洲街道聯合在中和園小區舉辦了首場環保社區行,也意味著貓先生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共同探索打造垃圾分類“市場化運營+社區自治”新模式。
在試點過程中,小區居民們紛紛辦理IC卡開通了貓先生環保賬戶,在投放垃圾時,只要將生活垃圾對應紡織品回收、金屬回收、紙品回收、塑料回收、混投口回收、有害垃圾回收的品類進行打包,再將積分卡放置在智能化分類收集設備感應處,蓋板升起,投遞垃圾。操作簡單,所以即使是中老年人,也能在簡單學習后自主完成掃碼投遞的回收操作。
根據居民投放的垃圾,貓先生進行自動稱重,然后換算出積分反饋到智能垃圾分類IC卡上,積分可以在貓先生app上兌換生活用品或周邊商家優惠券,還可以在設備上提現。
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推廣許久,幾乎每個社區中都擺著綠藍灰三色垃圾桶。但此前多年,市民垃圾分類意識不足,所以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多數垃圾還是混放混堆。今年引入“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智能新模式后,居民只需隨身攜帶智能手機或者IC卡就能完成垃圾投遞、積分、購物。如果家里有大件垃圾,還能線上預約,由工作人員上門清運。正是因為方便的積分流程與正向激勵,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了垃圾分類中。
除了在公共區域設置宣傳欄,指示牌,便于居民全方位了解垃圾分類知識以及入戶宣導的基本工作,貓先生還聯合街道,社區及相關單位組織開展了各類主題活動,帶動家庭參與。
貓先生二手市集活動
《南京日報》小記者參觀智能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能做好歸根結底在于“人”的能動性。怎么樣激發居民的自主意識,依然是全社會和智能回收企業共同思考的課題。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同時對社會與經濟發展有推動作用。垃圾分類需要全社會人人動手,這才能使城市更加干凈整潔,提升市民的幸福感,邁向更可持續更文明生活。
我們的愿景
隨處可見的貓先生
貓先生自主研發的六分類智能垃圾分類設備,適用于各類社區,商業中心,公共廣場,學校,醫院,臨街商鋪等戶外公共區域,觸摸屏內置貓系統便于用戶操作,與貓先生社區環境管家APP,貓運維,貓數據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節省了人工和運維成本。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不同分類組合方案。配備設備定位,智能監控,智能投口,智能稱重,身份識別,環保值兌換等智能化功能,并不斷迭代更新。
目前除了上海、江蘇南京、宿遷等自營城市之外,貓先生智能垃圾回收站已在連云港、西安、渭南、成都、烏鎮、滄州、秦皇島、福州、聊城、菏澤、長治、懷柔、新鄉、興義、香港等多個城市成功試點,并開啟全國代理模式。
垃圾處理的最終目標是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這樣的理念,人人明白,但知易行難,真正需要市民躬身踐行時,卻不一定做得到。貓先生采用正向激勵的辦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減居民們的惰性,在宣導過程中,向居民們闡釋中間運輸和終端處理等各個環節,能夠取信于民。有了信任,大家自然會積極響應號召,自覺參與,搞好身邊的垃圾分類。
「小垃圾,大民生」!每個人的舉手之勞,都是為整個城市家園的衛生保潔、舒適美麗作貢獻。貓先生將堅持身體力行垃圾分類,廣泛發動群眾,并建章立制加以推進,全力打造建鄴各小區作為“試點中的試點”的靚麗名片。在全區乃至全國形成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的濃厚氛圍。